《遗物:第一位守护者》韩国独立工作室破局之作,魂系革新与东方幻想

在魂系游戏持续风靡全球的浪潮下,韩国独立开发组ProjectCloudGames以《遗物:第一位守护者》(The Relic: The First Guardian)的亮相,展现了东亚游戏产业对硬核动作RPG的独特理解。这款曾被称作”韩国版《只狼》”的作品,通过最新曝光的实机演示与玩法框架,将半开放世界探索、武器驱动战斗与碎片化叙事深度融合,试图在《黑暗之魂》奠定的品类基础上构建新维度。

图片[1]-《遗物:第一位守护者》韩国独立工作室破局之作,魂系革新与东方幻想-悠乐社

一、世界观架构:被遗物吞噬的东方幻想

游戏背景设定在被”伟大遗物”摧毁的Arsiltus大陆,这个曾经繁荣的文明国度如今被虚空力量蚕食为死亡废土。玩家作为最后幸存的守护者,需要在破碎的遗迹中搜寻遗物碎片,通过关闭虚空裂缝来阻止世界崩坏。这种”末世救赎”的主线叙事,既延续了魂系经典的碎片化叙事传统,又通过东方哲学中”守护”与”牺牲”的母题,构建出有别于西方黑暗奇幻的美学体系。

二、战斗系统:武器定制的战术革命

制作组摒弃传统等级成长机制,转而打造以武器为核心的动态战斗系统。游戏中五类基础武器(剑、斧、枪等)不仅是攻击工具,更承载着完整的技能树系统。每种武器包含:

基础连段派生系统

专属战技模块(如格挡反击、突进斩)

符文镶嵌插槽

耐久度驱动的道具制造体系

配合耐力管理、精准闪避与盾反机制,玩家可通过武器组合搭配出超过20种战斗流派。这种”无等级,全Build”的设计理念,既降低了数值碾压的可能性,又强化了动作系统的策略深度。

三、半开放世界探索:箱庭与沙盒的平衡术

游戏采用模块化地图设计,核心区域通过击败BOSS解锁传送节点。每个遗迹区域包含:

主线剧情的关键遗物碎片

隐藏支线任务的触发点

符文工匠的锻造工坊

动态天气影响下的敌人配置

开发组特别强调”非线性的进度控制”,玩家可通过不同武器Build破解地形障碍,例如重型武器可破坏特定墙体,长柄武器能触发高空跳跃点,这种”Build驱动探索”的设计明显借鉴了《密特罗德》系列的银河城架构。

四、独立游戏的突破与局限

作为12人团队历时三年开发的独立项目,《遗物》在技术层面展现出令人惊讶的完成度:PBR材质渲染的废墟场景、动作捕捉支持的BOSS战、以及支持光线追踪的粒子特效系统。但演示视频中仍暴露出NPC面部动画僵硬、场景互动元素单一等问题。制作人金在勋坦言:”我们更注重战斗系统的打磨,叙事演出仍需优化。”

随着Steam页面的正式上线,这款预定202年登陆全平台的硬核动作游戏,或将凭借差异化的武器系统和东方美术风格,在魂系爱好者群体中开辟独特生态位。在3A大作日益同质化的当下,ProjectCloudGames的破局尝试值得期待,但正如IGN评论所言:”独立工作室需要学会在野心与执行力之间找到平衡点。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7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